自闭症的婴儿在早期是比较容易被发现出来的,虽然与父母不会有太多言语上的沟通,但是自闭症的患儿跟正常的婴儿还是会有很大区别的。
孤独症患儿早期的心理与行为,如很少哭泣,缺乏情绪表情,对母亲的抚爱动作无反应,没有早期咿呀学语声,未能出现早期视觉注视、倾听倾向,动作呆板等诸如此类的表现,在那些由生物学原因带来的孤独症患儿身上普遍存在。 多数患儿长大后持续依赖成人的扶持和抚养,生活不能自理。少数患儿有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样的情况发生在那些智商正常或在六岁以前能使用语言交流的孩子身上。 医疗界已经开发了测量孤独症患儿病情的量表,称为“普遍发展异常量表”(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s,DMS―Ⅲ)。尽管普遍认为孤独症主要属于生理疾病,但是尚无的对症治疗药物,目前更多地使用行为方法。 从现实情况看,早期发现并进行行为、技能训练,患儿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例如,在一个每周40小时的训练程序中,为期两年,一对一地教患儿模仿动作、与同伴玩耍、学习口语,家长参与配合。到青春期后,患儿的反应有所改善,重复动作减少。应尽量让患儿进入正常班学习,增加他们模仿的机会。要注意保护他们有限的记忆力,功能性的技能。但是即使如此,语言和交流能力仍很少进步和改变。 一位长大后经过治疗得到改善的患者说:“儿童时期经常被混乱笼罩着,什么都在变,每件事都不可预料地发生。”密歇根大学一位神经生理学有一个罹患孤独症的孩子,经过这位长时间、耐心的治疗和行为矫正,这个患儿达到了学会一种简单技能、生活大致可以自理的水平,而这是很难得的个别案例 可见自闭症并不是传说中的难以治疗,而是需要我们给耐心,坚持不懈地去引导患儿重新开口与人说话交流,免得影响孩子的一生。 (实习编辑:黄俊达)